以下新聞被印尼【印華日報】、菲律賓【商報】【聯合日報】采用。
甘肅“天馬號”中歐班列漸成新絲路“鋼鐵駝隊”
中新社蘭州10月2日電 (記者 馮志軍)“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碧瞥娙藦埣凇稕鲋菰~》中描繪了盛唐時期的涼州(現甘肅武威市)商賈往來、熙熙攘攘繁榮場景。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武威“天馬號”中歐班列滿載貨物東西暢通、日夜穿梭,再現古絲綢之路的繁榮,成為連通新絲路的“鋼鐵駝隊”。
首次整列發運到歐盟班列、開行首列中亞回程班列、首發武威南-漢堡-倫敦測試班列……今年以來,一列列新班列首發,武威“天馬號”中歐班列通道越來越暢通,市場越來越開闊。
受疫情等因素持續影響,今年國際物流資源持續緊張,中歐班列以安全快捷、綠色環保等優勢,成為穩定中歐、中亞供應鏈的重要運輸方式。截至今年9月底,武威“天馬號”中歐班列年內發運5列,貨物總重達2117噸,價值1.06億元人民幣。
“在今年車皮計劃緊張的情況下,實現了班列常態化運營。我們的位置比較偏,路程比較遠,班列常常都是夜里到,海關工作人員都是即報即檢!薄疤祚R號”中歐班列運營企業負責人柴麗娜說。
據蘭州海關所屬金昌海關副關長劉杰介紹,金昌海關距離“天馬號”中歐班列啟運地距離約150公里,加之“天馬號”中歐班列整體規模較小,出口班列鐵路車皮計劃多為臨時下達,面對路途遠、時間緊、任務重等困難,為保障中歐班列按期發運,該關成立工作專班,在收到企業的正式申報后,采取第一時間應急實施,使整體通關時間降至不到1小時。
劉杰表示,金昌海關將在持續深入推進海關各項業務改革的基礎上,用好用足海關總署提前申報、進出境鐵路快速通關等惠企措施,通過一系列務實有效的舉措,不斷為“天馬號”中歐班列積蓄“動能”,助力跑出“加速度”。
位于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東端的武威歷史悠久,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為彰其大漢帝國“武功軍威”命名武威。其是中國旅游標志“馬踏飛燕”的出土地。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完)
【編輯:杜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