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理念提速大健康產業發展 引道地隴藥生產“更地道”
中新網甘肅隴西9月28日電 (宋子昕 王牧雨)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所長孫曉波表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將回到“治未病”的傳統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上,保健品消費明顯增速。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是國家的重大需求,重要大健康產業發展迅速,具有極為廣泛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
27至28日,“隴藥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甘肅定西市隴西縣舉行。本次論壇以“創新驅動 助力中藥材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中醫藥行業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中藥材高質量發展的問題與瓶頸,以及甘肅省“隴藥”高質量發展戰略等議題進行探討交流。
目前,我國老年人口為2.12億,老人數量越多,國家對健康需求、關注迫切度越高,這也是健康產業飛速發展的原因。孫曉波說,時艱之下,中醫藥在抗疫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為疫情防控做出重大貢獻。傳統醫學作為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對于衛生健康的巨大貢獻得到了世界的一致認可,而中藥材質量是健康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近年來,藥材盲目引種,膨大劑農藥過度使用、任意縮短種植年限,都直接影響藥材品質,嚴重制約了中醫藥行業發展!睂O曉波分析稱,必須建設中藥材資源動態監測網絡,構建中藥種質資源保護體系,強化中藥材主要產區資源監測保護;力促優質中藥材的生態種植,從源頭保證優質中藥材生產;積極推進中藥的標準化行動,系統構建中藥標準化服務支撐體系。
孫曉波建議,甘肅自然條件優越,“隴藥”藥材道地性獨特,中藥材種植基礎雄厚。其發展必須突破產業單一內容支撐不足的短板,強化重大項目的實施;充分利用甘肅的科教研資源,考慮成立“國家西北藥用植物園”,將種植基地規范化,加強上市產品亮點特色的挖掘,推動市場占有率,打造“隴藥”品牌。
甘肅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安全總監胡秀絨提出,甘肅省大宗地產中藥材面臨著加工環節、市場環境不規范等問題,下一步需推進綠色標準化種植、加強農田污染預防和環境保護、健全質量管理體系。
甘肅省是全國中藥材主要產地之一,現有中藥資源約2540種,其定西市素有“天然藥倉”之稱。中藥材是甘肅省現代農業“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中的重點產業之一。目前,甘肅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460余萬畝,年產量約120萬噸。(完)
【編輯:劉薛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