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新聞被印尼【千島日報】采用。
臺灣媒體“看”甘肅:多媒體講述西部農村新發展
中新社甘肅武威9月11日電 (記者 丁思)10日至11日,來自《臺灣導報》《臺灣中華農業報》、臺灣東森電視臺、東灣東森ET新聞云、海峽衛視等媒體的十余名媒體人在蘭州、武威等地,探尋落戶甘肅臺資企業的致富密碼,通過微博、短視頻、Vlog等新媒體報道方式講述西部農村新發展。
由甘肅省臺辦組織的“臺灣媒體看甘肅”活動為期6天。據甘肅省臺辦介紹,本次活動將通過臺灣媒體人所看、所聽、所想,體驗大陸經濟發展成就,從藝術造詣、城市建設、生態環境、美麗鄉村、人文生活等多個角度,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地域風情,增強臺灣青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中華民族的歸屬感。
“2018年有幸到訪過蘭州,但沒有太多深度了解和探訪,此行是對甘肅文化、地質地貌、資源等深入了解的一個絕好機會!62歲的《臺灣導報》采訪部主任蔡淑娟向中新社記者表示,甘肅文化旅游觀光資源很豐富,很多臺灣人對此很向往。臺灣和甘肅有很多可以相互補充、合作的部分。
“媒體人要將兩方面的資訊準確傳達,希望能搭建雙方溝通合作的橋梁!辈淌缇暾f,甘肅沒有大海,臺灣沒有沙漠,臺灣大學生會專程來西部取經關于生態環保的治理經驗;甘肅中醫藥資源很豐富,而臺灣在這方面有著眾多的科技優勢;還有現代農業交流等,雙方可以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穿梭于不同品種、色澤的花海中,第一次到訪甘肅的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黃圓媛驚訝于在干旱的西北還有如此景致,和同事采訪到此游玩的年輕游客,探尋甘肅近年來在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中的故事,她十分期待采訪張掖市甘州區祁連山黑河流域生態保護。
連日來,臺灣媒體人參觀了農村土雞、花卉、珍稀魚類等各類生態養殖業,從臺灣花蓮跨越山海到甘肅,從事農業養殖的臺灣“新農人”孫永瑞成為海峽衛視記者胡靜關注的人物。她采用視頻出鏡的方式,向觀眾展現了吃中草藥的土雞與眾不同之處。
“會更多關注甘肅的臺灣元素,臺商為何會不遠萬里落戶甘肅,他們給當地帶來了哪些變化等!焙o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說,抖音、微博、視頻號等多種新媒體平臺,尤其是直播形式,受到新一代臺灣青年的青睞和喜愛,通過豐富的視頻展示和留言互動,讓臺灣民眾可以足不出戶了解到真實的大陸。(完)
【編輯:劉薛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