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8月18日電 (史靜靜)“姜你軍”“蒜你狠”“向前蔥”,都是炒菜做飯離不開的食材。18日,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前半年食品安全抽檢結果出爐,生姜的不合格率已接近10%,不合格問題較為突出。
當日,蘭州2021年1-6月食品安全抽檢監測情況新聞通氣會召開,旨在及時發現食品安全問題,防控食品安全風險,排查食品安全隱患,確保食品市場安全。
在食品監管工作中,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質量可疑食品進行有針對性的抽檢,是加強食品質量監督的重要手段,也是發現不合格食品的重要途徑之一。會議披露,截至6月30日,累計完成食品檢驗任務4751批次,檢出不合格(問題)食品61批次,不合格(問題)食品發現率為1.3%。
為把好食品安全防線,今年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農藥殘留快檢車開進農貿市場現場查殘留。據了解,快檢車采用質譜快速檢測技術,一次可檢測121種農藥殘留物,食品不需要復雜的處理就可以直接檢驗,實現了實驗室可移動。
上半年,蘭州市完成食品快檢篩查80698批次,合格80090批次,不合格608批次。其中,基層監管機構完成食品快檢17530批次,合格17377批次;食品快檢車完成食品快檢2121批次,合格2066批次;各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食用農產品快檢室完成快檢61047批次,合格60647批次。
據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科科長張云海介紹,食用農產品不合格品種主要有生姜、龍豆、豇豆、韭菜、菠菜、豆芽、香蕉、雞蛋等,檢出不合格項目主要包括毒死蜱、腐霉利、滅蠅胺等。
“抽檢工作中發現食用農產品抽檢不合格品種有所變化!睆堅坪Uf,去年食用農產品不合格率相對較高的品種主要有韭菜、芹菜、辣椒,而且檢出多種農藥殘留。今年上半年,生姜的不合格問題較為突出,不合格率已接近10%,檢出不合格項目為噻蟲嗪和吡蟲啉。
公開資料顯示,噻蟲嗪和吡蟲啉是防治作物害蟲的藥劑。長期食用農獸藥殘留超標的食品,當體內蓄積的藥物濃度達到一定量時會產生多種急慢性中毒癥狀。
上半年專項抽檢中,不合格品種主要有粉絲粉條、調味面制品、白酒、食醋、糕點、蔬菜干制品、蜜餞等,檢出不合格項目為鋁的殘留量、菌落總數、過氧化值、酒精度、二氧化硫殘留量等。
針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問題,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加大快檢技術在食用農產品抽檢中的支撐力度,尤其是高靈敏度、高準確性的原位質譜快檢設備對農藥殘留的篩查,從技術和政策角度促使該快檢技術應用于食用農產品中農藥獸藥殘留檢測,從而提高檢出率、降低檢驗成本。
同時,采用液質聯用、氣質聯用的方法進行檢測,提高檢驗準確性,能夠一次檢測更多的目標物,并規范食用農產品抽樣和運輸過程,確保檢驗樣品的均勻性、穩定性和真實性,做到行政監管和技術監督相結合,及早發現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完)
【編輯:劉薛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