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蘭州8月4日電 題:甘肅甘南新印象:放羊不需要會說普通話,但致富需要
作者 魏建軍 李培杰
“放羊不需要會說普通話,但致富需要!备拭C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尕秀村牧民貢保加用流利的普通話,說著旅游給當地帶來的新變化!伴_牧家樂的牧民們能和游客順暢溝通交流,這是致富路上需要邁出的第一步!彼f。
連日來,西北師范大學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能力提升現狀調研實踐團的隊員走進碌曲縣,開展系列調研實踐活動。該校長期致力于甘肅民族地區普通話推廣,已連續五年于暑期組織各種形式的普通話推廣活動,此次實踐是中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科研項目“后脫貧時代西北典型地區語言扶貧的路徑與模式探究”的專題調研。
“牧區小城居然有共享單車!币慌排排S色的共享電動車整齊排列在路邊,在草原深處甚是醒目,公路上南來北往的外地車輛讓藏家樂旅游升溫。這是參與調研項目的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何玉斌初到甘南的“新印象”。
近年來,尕秀村依托獨特生態環境和豐富民族文化旅游資源,全面啟動“牧家樂改造提升工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牧民年收入實現翻番。外地游客數量增加,時值旅游旺季,村口停滿了各省號牌的自駕車輛和旅游大巴。
何玉斌說,走訪發現,該村牧民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從事牧家樂生意,為游客提供住宿和用餐服務。相比于調研團走訪的其它牧區,這里的牧民普通話說得較為流利。
“尕秀村牧民世代以放牧為生,與外界接觸較少,對于普通話的掌握程度比較低。政府開發尕海湖景區后,國道直接修到村子里,毗鄰景區的尕秀村成了外地游客駐足休息之地!必暠<诱f,以前游客大多來自甘肅,而現在,北到東北三省,南至港澳地區,多地游客都在這里留下足跡。
面對不同地區、口音各異的游客,貢保加會放慢語速。待客人走后,他甚至還會專門整理和記錄此前從未聽到過的詞匯。長期接待游客,他的普通話交流能力飛速提升!耙郧,廣東人、浙江人到這里住,他們說的話我直接聽不懂,但是只要我說普通話,他們就能明白我的意思!彼f。
何玉斌連續兩年參加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調研項目,見證了甘肅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變遷的過程。他說,如今的尕秀村牧民迎來了鄉村振興的美好新生活,這也提示著該團隊,普通話推廣工作完成后,如何對民眾語言能力進行內涵式提升,成為值得關注的議題。
“語言環境不僅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深刻體現在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上!痹擁椖砍蓡T陶冶說,走進牧民家中,房間干凈整潔、現代化家具一應俱全,顛覆了他此前對牧民家住帳篷、居無定所的傳統認知。
“最大的變化,就是我們更注重衛生了,水是干凈的、廁所是干凈的,一切都是干凈的!甭登h西倉鎮牧民阿布洛絨丹說。
當地還引進共享經濟助力旅游發展。在尕秀村,共享電動車成為牧民和游客日常代步工具,草原深處的小村子也和大城市一樣,過上了“共享生活”。
陶冶說,年輕牧民接受了普通話培訓,與外界交往越來越多,熟練普通話和年輕表達方式促進了他們對新事物接受能力的提高;智能手機,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軟件廣泛使用,加上生活環境持續改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更趨現代化,新一代牧民更愿意留下來。
“我們這里和電視里演的,沒有什么不一樣嘛!卑⒉悸褰q丹笑著說道。(完)
【編輯:劉薛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