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7月23日電 (張婧)23日,甘肅省人社廳副廳長位志榮說,甘肅優化就業服務,建立快遞騎手、外賣小哥等新就業形態和靈活就業人員權益保障機制,目前已為857名“快遞小哥”評職稱和打通“大國工匠”高級職稱晉升通道,此舉是打通該省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的具體舉措。
當日,2021年上半年甘肅省人社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在蘭州召開。會議披露,甘肅省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截至6月底,該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9.7萬人。
位志榮說,他們聚焦“技能甘肅”建設,研究制定了《甘肅省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規劃(2021-2023年)》,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關于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辦法》。
同時,甘肅還繼續加大天津、甘肅東西部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協作力度,天津市人社局每年從全市30名“工匠涵養班”(高職層次畢業學年培養1年)中為甘肅專門培養4名精益求精、技藝高超、專業敬業的“準工匠”人才,在全國首個出臺縣以下基層高級職稱單獨評審政策。
2018年,甘肅就在全國率先出臺《甘肅省特殊人才職稱特殊評價暫行辦法》,對省內作出重大貢獻人才、從國內外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不受學歷、資歷、臺階、論文、身份等限制,符合條件直接申報。采取“一人一事、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方式,經過36批評價,全省共有218人通過“綠色通道”獲得高級職稱,比如,酒鋼公司一線技術工人杜均“工人教授”,秦安縣農民靳志強“農民教授”,大禹節水集團30歲的王浩宇是該省最年輕的正高級工程師。
截至目前,甘肅省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33.46萬人次,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91萬人,高技能人才39萬人。全省技能人才隊伍規模不斷壯大,結構更趨合理。
甘肅省人社廳副廳長何永強表示,當地還圍繞實施鄉村人才振興計劃,持續做好新生代農民職業技能培訓,開展“嵌入式”“訂單式”“定向式”培訓,培育“隴原妹”“蘭州拉面師”等勞務品牌升級版,開展“愛心理發員”技能提升培訓,力爭在全國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響、推得開的“甘味”勞務品牌。
何永強說,甘肅先后出臺高技能人才三年規劃、創業培訓“馬蘭花”計劃、康養職業技能培訓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從資金直補企業、簡化申領程序、加大資源供給等方面為技能人才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培訓補貼標準由原來的500元至6000元,調整到600元至8000元。建成14家國家級、18家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形成覆蓋全省城鄉的高技能人才培訓網絡。針對急需緊缺技能人才,給予申報高技能人才項目每個不超過50萬元的培訓補貼。(完)
【編輯:杜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