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全力以赴鞏固提升“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成果,全面推進“河西民族團結進步示范走廊”創建行動,不斷創新方式方法,不斷深化創建成果,通過“六個始終堅持”擦亮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金字招牌”。
一是始終堅持把黨的領導作為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根本保障,著力構建黨政齊抓共管的創建工作格局。酒泉市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作為全局性工作、戰略性任務、基礎性工作、生命線工程來抓,堅持頂層設計和打牢基層雙管齊下,成立黨政一把手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將創建工作納入常委會工作要點、納入中心組學習內容、納入常委會研究議題、納入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培訓教育內容、納入年度督查考核內容,統籌部署、一體推進。
二是始終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核心目標,切實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思想教育。酒泉市始終秉持“重在平時、重在交心、重在行動、重在基層”理念,按照人文化、大眾化、實體化的要求,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融入意識形態工作中,將機關、學校、企業、宗教活動場所、鄉鎮、社區、兩新組織、軍“警”營作為學習宣傳的主陣地,開展“大宣傳”教育引導,凝聚力量、營造氛圍,確保創建活動與各領域工作同頻共振、共同推進。
三是始終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根本著力點,著力推動民族地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酒泉市始終堅持“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理念,搶抓“一帶一路”建設和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機遇,聚焦引導產業扶貧向產業振興轉變、促進勞務輸出向人才振興轉變、引導文化脫貧向文化振興轉變、推進村容整潔向生態振興轉變、實現管理得力向組織振興轉變等五個轉變,著力推動民族地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四是始終堅持文化是民族團結的“根”和“魂”,著力培育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推進《甘肅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支持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建設的若干意見》的貫徹落實,聯動周邊青海、新疆、內蒙古及河西走廊其他市縣,著力打造互惠共贏精品旅游線路。積極挖掘民族地區文化旅游資源,按照“游敦煌莫高窟、走瓜州玄奘路、賞哈薩克姑娘追、住雪山蒙古包”的工作思路打造景區景點,培育打造肅州區黃泥堡裕固族鄉黃泥堡村等5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民族鄉走出了一條“以旅興鄉”的特色發展之路。
五是始終堅持把社會和諧穩定作為民族團結的重要基石,著力營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良好環境。把“河西民族團結進步示范走廊”創建工作貫穿于“法治酒泉”“平安酒泉”和基層組織建設的全過程,充分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有針對性地采取既管當前、又利長遠的重大舉措,有效夯實民族團結進步根基,保持了安定團結的政治大局和穩定和諧的社會大局。
六是始終堅持把典型培樹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金鑰匙,著力營造創先爭優、梯次推進的濃厚氛圍。酒泉市重視發揮民族團結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先后6次召開全市民族團結進步模范表彰大會,積極培樹全國、全省、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及示范單位、個人和家庭。舉辦“民族團結從我做起”主題演講,開展“石榴杯”主題征文、模范事跡宣講報告會,在《讀者》《特別文摘》等雜志、新媒體平臺持續開展宣傳報道,出版《石榴花香醉酒泉》《花開紫亭》等民族團結好故事匯編,各民族共同維系民族團結的合力逐步增強。
【編輯:劉薛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