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肅北縣始終堅持把推動城市文明建設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重要抓手,通過宣傳引導,抓典型培樹、抓創建載體,抓保障民生、抓和諧創建、抓督促指導的“五抓”舉措譜寫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篇章,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各族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呈現出各民族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抓典型培樹,突出示范帶動。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也是全縣各族人民凝聚“共筑中國夢”力量的源泉。肅北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強化抓宣傳引導,營造創建氛圍,以線上、線下為抓手,大力推動“互聯網+民族團結”和文藝演出、主題演講等形式,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宣傳,進一步筑牢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敖z綢之路那達慕”“游敦煌莫高窟·住雪山蒙古包”,縣博物館、烏蘭牧騎、馬鬃山興邊富民融創中心、蒙古族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蒙古族服飾、長調、歌舞、祝贊詞、馬頭琴等無一不訴說著肅北民創故事。
抓創建載體,提升整體水平。大力實施“石榴籽”等“十大工程”助推全市“十大示范”行動,深入開展創建進機關、進鄉村、進景區等“十進”活動,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典型引領、民族團結互幫互助等民族團結融情主題活動和“讀一本民族團結題材的好書,唱一首民族團結新歌等“十個一”活動,努力辦好“那達慕”、祭敖包、祖魯節等蒙古族傳統節會活動,豐富創建載體,促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抓保障民生,激發內生動力。加大對公共衛生體系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支持蒙醫藥發展,城鄉低保擴面提標,社會救助力度持續加大,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參保率大幅提高,高海拔、防寒暑、高原、邊民補貼等惠民實事得到全面落實。
抓和諧創建,推動交融互動。尊重民族民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依法維護民族和諧穩定合法權益,著力促進班子和諧、民族和諧、干群和諧、軍地和諧、政企和諧、城鄉和諧,努力形成各族人民群眾互相包容、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政治局面。
抓督促指導,提高創建質量。引導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納入黨組織生活和黨員學習內容、納入黨建工作主體責任清單,著力打造“黨建+創建”示范品牌。堅持“嚴格標準、規范程序、動態管理、注重平時”的要求,創建工作做到“十有”標準,奮力開創肅北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篇章。
【編輯:劉薛梅】 |